
探究其成功模式,黨建的方向盤和加速器作用卓然有效。
堅持黨建引領,建好支部堡壘
武漢宜昌商會2014年成立,2016年成立功能型黨支部,2018年正式成立黨支部,2021年換屆,現有黨員15名。
重視班子建設,雙向交叉任職。一是執行會長朱明禮任黨支部書記,實現會長班子與黨支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突出黨建的政治引領;二是秘書長高愛民任專職副書記,兼組織、紀檢委員,推動黨建規范發展;三是宣傳委員黃金波兼任統戰和青年委員,突出統戰職能。
統籌黨建活動,建設六有陣地。黨建條款進商會章程,活動有專項預算經費。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規范建設黨建陣地,設置了黨務公開欄、會務公開欄和學習園地。
線上線下活動,創新組織生活。黨支部采取線上學習與線下交流的形式,如通過微信群組織黨員開展日常學習、通過騰訊會議舉辦抗疫主題黨日等,并要求團員青年參與。
吸收流動黨員,發展青年黨員。積極幫助沒有成立支部的小微企業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商會支部,并注重青年的培養,已發展5名企業家入黨,目前還有2名發展對象,3名積極分子。
指導企業黨建,孵化聯創共建
黨支部主動作為,承擔指導企業黨建職能,擴大在會員企業的覆蓋面,與企業黨支部交流互訪,推動黨建標準化示范化進程。
企業黨建孵化,指導建立支部。商會黨支部主動擔當會員企業建立支部的“孵化器”。一是為企業培養黨員;二是協調聯系黨委,指導支部建設;三是支持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企業黨支部。
交流互訪共建,聯創五星組織。商會組織黨員到企業互訪,同辦主題教育活動,取長補短,聯合企業共創五星級基層黨組織。
培育挖掘典型,塑造黨建品牌。商會黨支部挖掘各企業黨建先進經驗,推介了晟威的“四心向黨、五手聯動”、力地的“大國工匠、師徒傳承”等黨建品牌。力地、騰飛、明德、攀升、建晉、楚為等企業支部,成為所在區域的優秀黨支部。
加強宣傳統戰,促進兩個健康
商會黨支部講好新時代企業家故事,推介商會重大活動及創新案例,推介優秀企業家參政議政,構建優秀的營商環境。
做好內宣外宣,推介先進典型。一是商會創辦網站和公眾號,編印會刊和學習簡報;二是向政府推介優秀企業家參評各項榮譽,如:會長代德明當選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副會長陳莉莉當選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武漢楷模;書記朱明禮當選漢陽區優秀黨務工作者;三是向主流媒體推介典型,如中華工商時報對“三服務品牌”及“精準扶貧”工作專題報道,長江日報對獲得全國四好商會和全國抗疫先進商會報道,推介4名企業家參加影響武漢經濟人物評選;三峽日報開辟“宜商在武漢”專欄,報道10名企業家;三峽晚報“宜商”專版報道商會;武漢文史資料收錄本會3名企業家。
突出統戰功能,推介代表委員。商會推薦會長代德明、書記朱明禮、監事長張軍、副會長陳莉莉、陳孝軍、李德蘭、吳華林等12名優秀企業家擔任各級人大代表、黨代表和政協委員,編印了代表委員特刊。推薦盧云、楊曉芳等企業家擔任各級工商聯常、執委。
創優營商環境,促進企業發展。一是邀請省、市領導調研,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提振信心;二是承擔政商溝通職能,參與相關部門調研,反映企業問題,得到政府回復并解決;三是商會企業健康發展,恒信汽車、騰飛人才多次榮獲湖武漢民營百強,明德生物、攀升電腦入圍武漢民營制造業50強,楚為生物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智象機器人、商啟網絡獲評武漢市創業十佳企業。
健全群團組織,開展公益創投
發動廣大會員,健全群團組織。在黨支部指導下,相繼成立了青年委(年輕一代)、團支部、婦聯、工會、志愿者等組織,實現群團組織全覆蓋,搭建展示及奉獻平臺。
創新社會治理,參加公益創投。依托支部和群團組織,承接省市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百企千崗進社區”獲評優秀項目,市婦聯“家·公益”公益大賽“助力巾幗就業創業她成長”項目獲評優秀項目,團市委“出彩青春”公益創投大賽“商會青年企業家聯合助力復工復產項目”獲評示范項目,武漢市總工會職工公益服務項目競賽“民企職工發展 商會時代擔當”入圍優秀項目。這4個項目中,武漢宜昌商會都是唯一參與的商會組織,品牌影響力巨大。
開展社會服務,打造服務品牌。商會承接宜昌市政府購買的招商引資服務項目。中華工商時報專題報道《服務社會 服務會員 服務政府 武漢宜昌商會全力打造三服務品牌》,《探社會服務新路 顯商會作為擔當》獲評中華工商時報2020年“創新中國”異地商會工作最佳案例,“黨建引領三服務”登上武漢市工商聯干部大講堂,入圍商會綜合黨委2021年度十大亮點。
倡導愛心慈善,助推文明創建
黨支部積極倡導,黨員帶頭,引領會員踐行企業家精神,踐行社會責任。
成立助學基金,幫扶山區學生。聯合吉利食品依托湖北省青基會成立吉利火星助學基金,幫扶竹溪和五峰貧困山區學生上百萬元。參與樂善助學,一對一幫扶數千名學生。為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都鎮灣中心學校捐贈14萬元。
聚焦脫貧攻堅,慷慨捐款捐物。一是幫扶對口聯系的扶貧村秭歸縣馬家山村、夷陵區柏果淌村、江夏區八秀村、蔡甸區七壕村,送去物資和就業崗位;二是黨員、班子全體帶頭捐款,53名企業家為脫貧攻堅捐款8萬余元。中華工商時報“光彩公益”專版以《武漢宜昌商會凝聚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為題專題報道。
積極逆行抗疫,助力復工復產。一是組織捐款捐物。疫情時,支部號召企業家為宜昌和武漢兩地捐款捐物,累計5000萬元;二是志愿服務。騰飛人才協助各方艙招聘志愿者,恒信為醫護人員提供酒店服務,同步遠方為醫院提供技術支撐;三是成為抗疫生力軍。明德生物研發核酸試劑和抗原試劑承擔武漢1/4的檢測任務,并為海內外捐贈大量抗疫物資;四是組織復工復產,組織了問卷調查、上門問診等系列服務。
投身鄉村振興,體現時代擔當。一是回鄉投資建茶廠、酒廠等;二是組團參與鄉村振興推介會、漢交會等各類展會,推介家鄉產品;三是在商會在公眾號設立了鄉村振興小程序商城。相關做法得到民政局肯定。
聯建對口社區,推動文明創建。商會為聯建社區湯山社區送去防護服、純凈水和水杯,助力抗疫。黨課進社區、律師進社區、消殺進社區、金融進社區、崗位進社區等系列服務,全面推動文明創建工作。
黨建引領會建,成為商會向前發展的方向盤;黨建創優服務,成為商會健康成長的加速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