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智能終端已成用戶“隱私簿”:從照片、視頻、備忘錄到日程、文檔乃至APP本地緩存,均承載著大量私密的個人信息。在AI問答、AI生成、AI搜索等場景下,部分數據信息需上傳至云端,調用深度推理、知識庫支持或Agent能力予以解決。這一處理機制往往伴隨更復雜的個人數據收集、傳輸、處理和存儲,如何在保障用戶數據隱私的同時,實現大模型的安全高效部署,已成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難題。
火山引擎攜手聯想、努比亞等領先智能終端廠商,將硬件芯片級加密安全能力延伸至云端,從源頭防范端云協同中的私有數據泄露風險,致力于為用戶打造“無網安全、有網同樣安全”的使用體驗,探索更強大、安全、可信的可信計算方案。
破解端云隱私困局,共筑智能終端“安全屋”
在用戶數據處理與調用過程中,涉及智能終端、第三方大模型、應用程序與AI云等多個參與方,如何在如此復雜的服務環境下,確保用戶隱私安全無虞?
在2025智能終端行業邁入“AI原生”時代之際,聯想與火山引擎圍繞AI安全能力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聯想個人云1.0,為端云協同環境下用戶隱私保障提供解決方案。該方案將硬件芯片級加密安全能力延伸至云端,通過TEE (可信執行環境)加密、可信傳輸和機密容器等核心技術構建起安全壁壘,為用戶的數據和隱私筑起“安全屋”。
在落地效果方面,該方案支持全鏈路100%加密計算,能夠借助內置的硬件級隱私保護機制,讓用戶輸入的 prompt 在完全加密環境中進行傳遞。通過透明自證機制,開發者可驗證整個計算過程的安全性,從源頭防范端云協同中的私有數據泄露風險,確保設備與個人云之間每一次數據傳輸與推理計算都安全可信。
除與聯想攜手外,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還通過構建終端可信域的云端延伸,為努比亞打造了端到端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有效保障了用戶數據在傳輸與模型推理全過程中的隱私性與合規性,提升了其智能終端產品在隱私保護和智能服務上的差異化優勢。目前,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合作的智能終端廠商數量持續增長,未來有望為更多AI終端提供安全可信的服務環境。
優化無感加密能力,破解安全與性能“魚與熊掌”難題
長久以來,AI端云協同隱私安全與性能存在明顯“悖論”:安全系統通常需要增加多層校驗、加密、訪問控制等措施,需引入額外的計算開銷和時間延遲。相反,性能優化的本質是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加快響應速度、提高吞吐量。要實現兼得,就必須在架構、算法和硬件上做大量折中與創新。
依托深度技術優化,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實現了安全與性能兼得,在隱私加密的環境下,端到端用戶感知延遲接近明文模式 ,大模型推理效率也幾乎無損,確保推理速度和終端智能化效果“不打折”。對于智能終端用戶而言,加密過程并不會影響感知速度,仍能在安全防護的基礎上,獲得與明文環境一致的快速、精準智能化響應。
權威認證+開放生態,火山引擎打造生態級安全基座
在AI時代,“安全無感”的工程化能力,逐漸成為AI云獨特的優勢。為確保個人云、企業部署乃至端云協作的全方位安全,越來越多智能終端廠商正與火山引擎攜手,實現安全、可靠、高效的AI服務。
“在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核心技術的支持下,聯想的‘可信混合計算方案’使得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安全能力從終端延伸至云端,做到‘無網安全,有網同樣安全’”,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這是聯想與火山引擎發揮各自領域技術優勢的一次全新嘗試,對混合式AI安全架構的搭建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此次合作的核心支撐平臺——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相比封閉架構,火山引擎 AICC 機密計算平臺具備更高開放性與更強終端適配性,未來有望搭配RAG、Agent等關鍵AI能力,構建覆蓋AI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體系,為更多智能終端提供更可信賴的數據安全基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