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資料圖)
8月30日晚間,中國中鐵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907.66億元,同比增長5.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39億元,同比增長7.44%。
中國中鐵連續18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9位;位列《工程新聞紀錄ENR》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第2位;在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評價中榮獲“10連A”;連續9年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類評價結果。
上半年,公司深入拓展水利水電、生態環保、城市更新等新型領域,面對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環境,堅持戰略引領,保持戰略定力,做到主業突出、量質并重,實現新簽合同額12737.5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工程建造、房地產開發和資源利用業務新簽合同額持續大幅提升,分別增長43.3%、66.9%和67.3%。實現營業總收入5907.66億元,同比增長5.38%;利潤總額222.60億元,同比增長5.88%;凈利潤182.65億元,同比增長8.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39億元,同比增長7.4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359.67億元,同比增長7.62%;應收賬款周轉率7.81次,同比增加0.39次;存貨周轉率4.77次,同比增加0.23次;資產負債率74.69%,有效管控在年度預算目標范圍內,公司經營規模、效益、質量連年邁上新臺階。
上半年,公司持續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開啟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圍繞增強產業引領力、提升科技創新力、打造現代新國企等方面部署新一輪企業改革工作。進一步健全“1+5+N”治理制度體系,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優化完善董事會、經理層決策授權機制,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施總部“大部制”和審計管理體制改革,開展海外“雙優”戰略和“一體兩翼N驅”格局系統評估,重大專項科研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交通領域地下工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獲批成立,智能建造專業研發中心、“雙碳”專業研發中心正式揭牌。中鐵大橋局、中鐵電氣化局、中鐵裝備入選全國首批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中鐵一局、中鐵交通、中鐵建工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入圍“雙百企業”,中鐵四局數智研究院、中鐵高鐵電氣入圍“科改企業”。7項任務入選央企攻堅工程(二期),17項場景創新案例在首屆中央企業數字場景創新專業大賽中獲獎,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1金2銀,首次躋身國資委“中央企業品牌建設能力TOP30排行榜”。(李公生)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