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茶為媒傳播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特開設茶道師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領悟東方哲學魅力。本次培訓由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指導并頒發證書,廈門市易解茶經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并獲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鼎力支持的2025首屆茶道師初級班在成都茶文化公園內圓滿收官。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領悟東方哲學魅力”為宗旨,匯聚全國各地學員,共同開啟中華茶道傳承與創新的時代新篇。推動中華茶文化創新發展。
中國茶道,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于宋。融儒釋道哲學之精髓,集詩詞書畫藝術之大成,是中華文明獨有的精神符號。從陸羽《茶經》“精行儉德”的修身之道,到宋代“點茶、斗茶”的雅士風尚,再到明清“壺中天地”的文人意趣,茶道始終承載著的東方智慧。

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茶館行業辦公室副主任錢忠怡在致辭中強調:“茶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培養專業茶道師隊伍,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興性發展的關鍵舉措?!?/p> 此次授課老師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教授、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所所長丁以壽表示:“本屆茶道師培訓不僅是技藝傳授,更肩負喚醒文化記憶的使命。我們以茶道為媒,讓世界讀懂中國‘和而不同’的文明底色?!?/p> 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會長、茶道師負責人表示:“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本次培訓響應國家‘文化強國’戰略,通過專業能力人才培養,推動茶產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文旅創新注入新動能?!?/p> 名師薈萃,體系完善,為確保教學質量,本次還特邀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教授、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所所長丁以壽,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教授、杭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關劍平,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農林大學教授、茶文化學科帶頭人、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王旭峰組成專家講師團隊,考核通過者將獲頒初級茶道師證書。 以“茶道”揚自信之力,一杯一盞連世界。茶道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架起了文明互鑒的橋梁。從古代絲綢之路的茶馬古道,到“一帶一路”的茶香萬里,茶道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深邃與溫度,成為文化自信的生動注腳。 今日,研習茶道,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文化使命的主動擔當。當萬千習茶者以茶為媒、以茶載道,便是以行動踐行“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時代召喚,讓古老茶道在當代煥發新生,為堅定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