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的舞臺上,近期有一檔節目格外引人注目。由喜馬拉雅與太平洋產險聯合打造的視頻播客《行走的思考》,播放量突破1000萬,成為國內在線音頻行業首檔達到這一量級的播客視頻化節目。這一佳績的取得,不僅讓節目收獲了內容創作者與海量用戶的認可,更驗證了喜馬拉雅在內容創新與商業合作方面的領先地位,同時也為太平洋產險的品牌推廣帶來了新的契機。
視聽盛宴,吸引創作者與用戶目光
《行走的思考》打破了傳統訪談節目的常規套路,以“行走”為獨特線索,深入挖掘了上海普陀宜昌消防站指導員王彥升、前國家健將級專業游泳運動員素素隊長、開卡車的藝術家孔龍震、中國首位遠洋公務船女船長詹春珮等6位嘉賓鮮為人知的職業與生活故事。節目運用電影級的聲音制作和真實的鏡頭,深入探討職業轉型、身份認同、追夢、信任等深刻話題。其播放量數據呈現出一路飆升的態勢,上線48小時播放量就突破33萬,23天突破400萬,50天便超過1000萬。如此迅猛的增長速度,足以說明節目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喜馬拉雅知名主播愛哲擔任節目主理人,他豐富的媒體從業經驗為節目增色不少。愛哲曾任職于瑞典國家廣播電臺,擁有14年的媒體工作經歷,其播客《故事FM》在國內廣受歡迎,僅喜馬拉雅APP端的播放量就超6000萬。即便如此,愛哲仍認為《行走的思考》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他表示:“雖然做了14年的媒體人,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但這次還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一些平時不太可能接觸到的職業,能夠‘親身’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我要感謝喜馬拉雅提供我如此寶貴的機會。”而且,從節目評論區用戶的留言中可以看出,聽友們對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很少能這樣沉下心聽內容”“優秀的真實記錄才能打動人心,期待后續”“看得很觸動,希望以后有更多這種有意義的節目”“每個鏡頭都充滿力量,看得熱淚盈眶”等留言,充分體現了用戶對節目內容的喜愛和認可。
跨界合作,普及保險知識提升品牌
作為喜馬拉雅與太平洋產險的首次跨界合作項目,《行走的思考》巧妙地將保險知識融入到節目內容中,以一種更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進行普及,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太平洋產險的品牌信任度和好感度。在《火場之外》這期節目中,觀眾跟隨鏡頭走進消防員的工作日常,這使得大眾對“人身意外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關注;在《人生一定要贏嗎》這期節目中,走進“鐵人三項”俱樂部,引發了大眾對“運動健康險”的關注。
在《行走的思考》發布會上,太平洋產險總經理助理葉明滿表示,通過此次與喜馬拉雅的合作,成功改變了人們對保險公司的刻板印象。未來,太平洋產險將繼續與喜馬拉雅緊密合作,聚焦三大場景深化內容共創。具體包括依托車載場景超5000萬用戶基礎,打造行車安全知識庫;針對老齡化與少子化趨勢,開發適老化及少兒保障科普內容;聯動年輕用戶群體,構建UGC保險知識生態。
商業實力,彰顯行業領先地位
喜馬拉雅作為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的佼佼者,已經構建起了一套成熟的商業化生態體系。以播客板塊為例,截至2023年,喜馬拉雅擁有超過24萬檔具備商業價值的播客節目,涵蓋了16個賽道、31個內容品類。通過創新的“內容合作 + 跨界聯動 + 主播種草”等全鏈路播客營銷服務體系,平臺助力了餓了么、拼多多、華夏基金、科大迅飛、中國移動、雅詩蘭黛等全行業的百余家知名品牌實現商業增長。憑借出色的商業營銷方案,喜馬拉雅榮獲了“上海市廣告行業2023 - 2024年度[數字廣告領軍企業]”“第十七屆金投賞商業創意獎銀獎”“2024年上海市數字廣告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案例”等業界權威獎項。
《行走的思考》作為喜馬拉雅在中文播客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在短時間內取得破千萬播放量的成績,充分展示了視頻播客這種新型內容形態的巨大潛力。未來,喜馬拉雅將繼續在商業化生態建設方面深耕細作,通過不斷創新內容模式和完善服務體系,為商業合作伙伴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也為行業的發展樹立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