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洋石油平臺物資運輸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不僅標志著我國在海陸低空物流場景應用中邁出關鍵一步,也是中信海直、中國海油及峰飛航空協同推動eVTOL在海上能源領域應用的有益探索。航空器從位于深圳龍崗區的中信金沙灣起飛,成功往返南海中國海油惠州19-3平臺,全程超300公里的海陸低空物流突破,不僅刷新了低空經濟在海洋場景的應用邊界,更彰顯了中信海直作為通用航空領軍企業的統籌協調能力與產業引領價值。
深度協同:多方協作定制一站式解決方案
中信海直與中國海油緊密協作,基于平臺作業需求與物流痛點,共同選定惠州19-3平臺作為目標平臺。在任務推進過程中,中信海直充分發揮長期服務海上石油平臺的專業優勢,高效協調運輸工作人員往來平臺,保障地面保障團隊高效就位;同步推進平臺落地場地與充電設施的適配,確保物資裝卸與能源補給無縫銜接等,為eVTOL在嚴苛海洋環境下的精準投送提供了定制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充分體現了雙方在能源運輸領域深厚的合作根基與創新共識。
作為此次飛行任務的關鍵環節,中信海直牽頭聯動民航局、中國海油及峰飛航空等多方力量,構建起高效運轉的協作網絡。面對復雜的跨區域空域協調挑戰,協調制定出精細化空域保障方案,確保了eVTOL在隔離運行模式下的絕對安全,展現了卓越的空域協調管理能力。
全流程護航:以成熟體系保障安全高效運行
從準備到試飛再到執行,中信海直深度參與全過程,以成熟完備的安全運營體系為飛行全程護航。起飛階段,協同中信集團旗下其他單位,將大型停車場改造為臨時起降點,兼顧便利性與安全性;飛行過程中,依托其四十余年服務海上石油平臺的成熟航線體系,為eVTOL提供精準的飛行高度與航路規劃。該航線方案經過數十萬小時飛行驗證,可以確保eVTOL避開復雜氣象區與空中障礙物,穩定穿梭于海陸之間。
此外,中信海直與峰飛航空協同構建雙重監控體系,依托國內首個數智化塔臺,實現“雙保險”護航。從前期試飛到正式飛行的58分鐘精準落地,中信海直的專業團隊全程跟進,將四十余年的安全運營標準融入每個細節。
產業融合:構建低空生態新范式
作為通用航空全產業鏈布局的標桿企業,中信海直一直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構建了“有人機-無人機、陸地-近?!敝腔鄣涂者\營平臺,持續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飛行的成功,不僅是一次技術驗證,更是一體化運營的低空生態閉環的實踐范本,與國家“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的低空經濟發展原則高度契合。中信海直以自身運營優勢為支點,一邊鏈接中國海油的場景需求,一邊賦能峰飛航空的技術落地,推動低空經濟與傳統能源產業深度融合。依托此次經驗,中信海直未來將持續探索傳統直升機與新型航空器融合飛行,為傳統能源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